商品屬性 |
|
遊戲作者 |
Mikko Koivusalo, 
|
一刷出版 |
1990年 |
遊戲人數 |
4~12人 |
遊戲時間 |
60分鐘 |
建議年齡 |
7歲以上 |
遊戲分類 |
派對遊戲 , 
益智問答 , 
文字 , 
|
遊戲機制 |
肢體動作, 
點對點移動, 
競賽, 
組隊遊戲, 
|
爆腦程度 |
羽量級 
1.2551 |
文字用量 |
非母語的話就別嘗試了 |
家族成員 |
Game: Alias, 
Word Games: Guess the Word, 
|
文章來源:http://bgnachimu.blogspot.com/2015/11/alias.html (感謝作者納吉姆 同意轉貼介紹)
如果大家有參加過營隊或者是一些活動,應該都有玩過一個團康。
先讓一個人看了題目之後,要想辦法讓其他人猜出來題目是什麼。
依照規則的不同,有的只能用肢體動作不能說話,有的則是可以說話表達但不能動手。
今天要介紹的《估估劃劃》就是團康"你說我猜"桌遊化之後的樣子。
仔細看看遊戲名稱,是劃劃而不是畫畫喔,遊戲並沒有畫畫要素,
所以不愛畫畫遊戲的玩家也別擔心。
什麼是你說我猜?
你說我猜是一個相當簡單的團康。將所有人分成幾組,每組選出一名比劃者,
並看主持人所提供題的目,比劃者可以透過敘述一些與題目有關的東西來引導隊友猜出答案。
但是比劃者不能講出答案中的任一個字,也不能利用肢體表演。
只要能在在規定時間內猜對最多題數的隊伍就是贏家。
估估劃劃的意思?
估估 = 推測/猜測
劃劃 = 比手劃腳
由於原本團康的規則就相當簡單啦,
桌遊化後的《估估劃劃》並沒有變動太多規則,
但圖版與大量的題庫讓遊戲進行變得更加方便。
遊戲讓玩家分成5個隊伍,玩家可以自行決定每個隊伍的人數,
所以支援人數也相當廣泛(每組4人就可以支援到20人)。
設計上也讓隊伍的競賽變成一場賽跑,隊伍依照答對的題目數量來前進,
最先衝進終點的隊伍就獲勝。
《估估劃劃》也沒有太嚴格的限制,就像遊戲名稱一樣,
玩家可以用說的也可以搭配肢體動作補助,只要沒有說/比出題目中的任何一個字,
愛怎麼發揮都沒有問題。當輪到玩家的隊伍時,擔任描述者的玩家會從牌庫抽題目。
每張卡片上面都有1~8個題目,依照隊伍現在所在的格子上的數字,就是描述者要使用的題目。
遊戲附的沙漏則是每個隊伍可以猜題的時間,只要在沙漏的時間內,
玩家們可以盡可能的一直猜題。
只要成功猜到一題,描述者就可以趕快抽下一張給隊友猜。
就這樣猜猜猜猜,等時間結束,你們隊伍猜對幾題就可以將棋子前進幾格。
如果隊伍停在有強盜的格子上,那麼就會進入全體玩家的搶答時間(因為是搶答所放了強盜的圖案嗎= =..)。
搶答時間比較特別,這時候的題目會變成所有人都可以搶答,誰搶到就是屬於該隊伍的。
等搶答結束後,每一組再依照搶到的數量前進格子。
遊戲就這樣子進行,直到有一個隊伍衝進中間的Alias終點就獲勝囉。
[心得]
遊戲其實與傳情畫意一樣,遊戲的勝負不太重要,遊戲中的各種誤解與崩潰(?)才是樂趣所在。
由於團康本身就蠻歡樂的,所以桌遊好不好玩這件事倒是不太需要擔心。
3200個題目與可以計算時間的沙漏,
還有可以明確判斷領先者的版圖也讓遊戲進行比團康方便許多,
算是蠻適合聚會或是活動的遊戲。
比較可惜的大概就是遊戲的賣相吧...實在稱不上好看。
簡單查了一下資訊,似乎遊戲自1995年設計以來都是維持這種大紅配色加簡單購圖,
不過中間也是有類似下圖這種比較簡潔明亮的版本,
總覺得能夠在設計一下讓它更好看一些就更完美了。
暫時還沒有任何玩家評論